頭城天主堂(聖伯多祿堂)
創建:1960年
設計:荷蘭籍高德貴神父
因為編寫這個網頁的契機,我第一次走入這個伴隨著每個頭城人長大的教堂。步入教堂時...
第一幕讓小編驚訝不已的是"神主牌位",天主堂裡有華人祭拜先人用的"神主牌位"。於是我請教正在清潔整理會場的教友,有關頭城天主堂的種種相關問題。因地置宜…原來我一直誤會天主是不拿香的,也曾因此不認同。不是我非常尊崇華人拿香禮拜習俗,而是認為一個新的宗教、習俗或文化引入,不該消減原本固有的文化。而現在…有這樣的機會,我能重新認識"頭城天主堂"。
以下本文所有資料及照片,轉載自燦景 古建築研究工作室
(本想自自己執筆,但他們寫的實在太好了)
半個世紀前(民國四十九年),有個長的很高的神父遠從他的家鄉-荷蘭募了款來到遙遠的異鄉-台灣宜蘭的頭城,蓋了一座有著圓屋頂的天主堂。在頭城還沒長出高高房子的舊年代裡,頭城天主堂是街上最雄偉的建築,遠遠的在「二城」就能望見她,看到她,我們就知道「家」近了...。這張照片很美且年代以久,感謝莊漢川老師的提供,貼切的說著頭城人對家鄉的心情。
而你是否也曾感覺到,過去的當時所做的事情,是為了未來所做的準備...。
2011年1月時,為了頭城文風第三、四期的街弄小旅行社區報,在頭城街上遊盪了好幾天,當時拿起相機拍下淡雅的天空映出了銅皮圓頂,圓頂下的空間傳出彌撒聲帶點神祕感...
而頭城的和平老街總是以南北福德祠為界線,其實從南門福德祠再往南的盡頭,就可看到這圓頂的天主堂。但這美麗的空間外表原是素雅的洗石子,卻也跟著不同時代的流行貼起了10x10磁磚。正覺得可惜的時候,在文建會補助及文化局委託下的頭城街屋風貌整備工程,從修復天主堂開始能讓老街能往南多延伸一點,也讓和平老街更完整。
2011年7月,我們有機會認識了他們~可愛的教友及修女們,他們靦腆的笑容化解了我對宗教神祕感的畏懼。我們也從與老教友們的訪談中,看見更多天主堂說不完的精采故事,而且這些故事都是近50年來與頭城居民習習相關。
他是羅文思神父,是現任頭城及礁溪天主堂神父, 老家在荷蘭的他,54年前他已來到了台灣。曾聽老教友說著,頭城天主堂的開始是從民國43年,高神父來到頭城在青雲路買了民房當教堂、後來回荷蘭家鄉募款,在民國 49 年這圓頂的頭城天主堂落成。而接續仍對社會奉獻、服務了:民國55年衛神父在大溪造了漁船供漁民抓魚改善經濟、在少有托兒所下修女會辦了仁愛幼稚園、民國55年羅神父帶著小兒麻痺孩童到台北看診治療、民國56年成立保祿儲蓄互助會(教友間的窮人銀行)、民國57年天主堂旁蓋學生活動中心,供學生課後讀書並開班協助婦女訓練副業能力、民國60年羅神父在礁溪天主堂後方蓋文聲復健院提供小兒麻痺孩童復健、民國64年衛神父見頭城老人漸多而籌款建安養院………至今仍不間斷。
羅文思神父曾問我們說:『神父、修女來台灣是做什麼?』
他回答說:『奉獻及服務,要做社會不要做的事,服務需要幫助的人。』
這段話讓我們反思許久...,而教友們也曾提出拆除天主堂,改建舒適的安養院來照顧更多老人家,
但羅神父用臺語回答說:『這天主堂是"在地的",不能拆。』
這半世紀以來,神父們看見頭城的需要就一件接著一件的做,讓我們深深覺得天主堂的修繕,其實不止只是有形圓頂建築物的保存,修繕的價值重建了生活與環境,也自然的牽繫起身體、心靈...最溫柔、簡單的那部分。
繪製修復設計在有限的時間下,原本只能從模糊不清的老照片上猜測門面、門柱等比例,但是很幸運從台北遣使會找尋到當時繪製的圖面,能有依循的了解當時結構狀態。這次雖然只限於門面修繕,施工過程中會看見羅神父的身影,他總是與我們打聲招呼鼓勵一下後就靜靜的看著,而不會多說什麼,這也給予了我們許多隱藏在內心的穩定力量。
2011年12月30日,天主堂的門面不再是磁磚,今天相機鏡頭下的她~很美。
記得曾有教友對我們說:『我們是天上派來的小天使。』
31日這天是我的省思日,這一年雖如往常般努力沉浸在工作、認真忠實的面對身邊的人,每一天的每一刻沒有特別不同的在生活著,但當真的靜下來整理這些照片、寫出這些點點滴滴的故事,想想~或許他們才是我們的小天使,過程中我們獲得的比給予的多更多。
非常謝謝頭城天主堂的羅神父、林叔、修女們、鄭境輝、陳德俐以及其他教友們,謝謝你們在這塊土地上繼續寫下這美麗的故事。
以上所有資料及照片,轉自燦景 古建築研究工作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