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淡蘭古道

圖片來源: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歷史背景
臺灣東北角區域多山、少平坦地,夾處在臺北盆地、宜蘭平原之間,成為兩地陸上
交通的阻礙。但不同時期的人們,仍在其中建立聚落,並形成西起萬華、東至嶐嶺
、北自八尺門、南抵礁溪的綿密路網。這些聚落、山徑及古道,在在都深蘊著地方
的故事,也是人與自然互動的筆記。現在,讓我們循著前人盤山過嶺的足跡,回到
過去,看見行走於山徑及古道上的人們與他們的故事。

臺灣東北角區域早有屬巴賽人的三貂社群在此生活,並與北部沿海、宜蘭平原及花
蓮立霧溪口的住民密切互動著。巴賽族、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有著密切關係應
為同一支系。清代文獻紀錄中,早在乾隆初年,郭錫瑠在青潭溪攔水築圳時便已遭
遇泰雅族人;嘉慶初年,漢人移民也在牡丹、遠望、三貂、大里、頭圍設隘護送行
旅,以免遭「生番」襲擊。意味著泰雅族人的活動範圍最北可至此處。

道光末年,《噶瑪蘭廳志》紀錄一條行經頭圍石空仔山、鹿寮、大溪、大坪、雙溪
頭、水返腳而抵達抵艋舺的路線已「素無生番出擾」;顯示屈尺群的活動領域隨著
漢人的進入而產生變化。1885(光緒11)年,統領劉朝佑進入烏來「勸諭」各社,
馬來八社自此迎來更多外界的影響。

最早拜訪此地的,是西班牙人;他們於1626年佔領基隆,此後陸續擴展勢力至淡水
、臺北盆地、宜蘭、花蓮,但最終在1642年的荷蘭人砲火下結束對北臺灣的經營。
之後,無論是荷蘭人將臺灣北部、東北部沿海劃歸淡水地方會議轄境,或是鄭氏政
權將北部納屬天興縣、駐軍基隆;他們的統治及發展重心均以臺灣南部為主。

1683年,清取代鄭氏統治臺灣,但約一百年,官方才因林爽文事變(1786-1788)
將目光投向東北角及其週邊。吳沙則在1783年便以「吳春郁」承墾位在今貢寮區的
土地,除曾協助堵禦林爽文餘黨竄入三貂,更於1796年率領大量移民進入宜蘭,並
與泰雅族、噶瑪蘭族發生接觸。官方繼而於1812年設噶瑪蘭廳,此後官員、人民、
商販、傳教士頻繁往來於淡、蘭之間,踩踏出明顯可見的山徑。

1895年,日本領有臺灣。臺北、宜蘭的地方武裝勢力則憑藉著對環境、山徑的熟悉
,或相
互聯繫合攻臺北、宜蘭城,或在山區輾轉與臺灣總督府周旋;即使「歸順」
之後,總督府也以其勢力範圍給予修築道路的任務。這些先來後到的人們,像是以
每個步伐當作一個個字,寫出淡蘭之間的一行行山徑,段落在每一個大小聚落。穿
梭其中,便能看到一篇篇屬於東北角區域的故事。

屈尺群泰雅族人(竹越與三郎,《臺灣統治志》,1905年)

淡蘭古道 - 百年故事

「淡蘭古道」為清代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於
1800至1900年期間,正是北台灣漢民族開始由西部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除地理
的因素外,清廷治理的政策與先民拓墾的韌性,不斷在北台灣地表上留下痕跡,歷
史古道成為北台灣這璀璨百年的見證。淡蘭道橫跨現今北台灣的四個行政區(新北市
、基隆市、台北市、宜蘭縣),目前多數山徑仍是登山健行者的愛好秘徑。

清代可分為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商道)。其中北路由萬華、松山
、南港經瑞芳、猴硐、雙溪、貢寮到宜蘭大里,發展最早,馬偕博士曾經到此傳教
行醫;中路經平溪或坪林、雙溪到宜蘭外澳,是民間拓墾路線;南路由深坑、石碇
經坪林到宜蘭頭城、礁溪,為商旅往來途徑。

因鐵公路的開通,漸漸的失去其原有功能,除了部份為鐵公路使用外,其餘皆隱沒
在荒煙蔓草之中,淡蘭古道北路現今僅存了三貂嶺金字碑古道、草嶺古道和隆嶺古
道三段。(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淡蘭北路(官道) 
瑞芳為起點,經瑞芳、猴硐、雙溪、貢寮—到宜蘭大里、石城;從軍事防守、傳遞
公文到成為交通要道,為發展最早的歷史古道。淡蘭官道「馬偕之路」具代表性,
馬偕來台傳教在2020年將屆滿150年,具國際性價值。

淡蘭北路的形成與演變進程包含狩獵、汛塘海防、楊廷理平亂、鋪遞、劉明燈巡查
等事紀可見,淡蘭北路歷史路線軸由暖暖-瑞芳分2路:一路由苧仔潭至燦光寮接往
澳底、嶐嶺抵達宜蘭;另一路由侯硐接往三貂嶺、頂雙溪接往草嶺、大里。兩線之
間為三貂嶺及燦光寮所連接的燦光寮鋪遞路線銜接,形成類似字母A路徑,修築較寬
且較為平整,功能從軍事防守、傳遞公文到成為交通要道,為發展最早並被當時官
方認定北台灣東西之間的往來大路。

(一)燦光寮古徑:
清廷為加強海防,於三爪仔(瑞芳)、燦光寮分設汛塘行軍會哨監視海岸情勢,稱
為汛塘路。設廳後因應行政業務,增設柑仔瀨舖(瑞芳)、燦光寮舖、三貂嶺舖,
負責舖遞業務(相當於今日的郵局)。汛塘路與舖遞路大致路線重疊,鋪兵兼做塘
兵,傳送官府文書兼負軍事任務。約1869以後式微裁汰。為台灣北部最早的一條軍
事道路。

(二)楊廷理古徑:
臺灣知府楊廷理(開蘭第一功臣)為討伐海盜朱濆(噶瑪蘭),開三貂嶺路,下嶺東
折闢路(楊廷理古道)前去救援。後力倡噶瑪蘭納版圖,促成1812年設廳,對開發宜
蘭有重大貢獻。大約1820年嶐嶺被草嶺取代而式微。

(三)入蘭正道:
從1807年楊廷理開三貂嶺路(今金字碑古道),官民相繼修築,至1867年劉明燈修築
路線底定。因路徑較短又有官兵駐守安全,亦成為官府北巡主要路線,民間商旅使
用更趨於頻繁,為當時官方認定北台灣東西之間的交通要道,即現今所被認知的淡
蘭古道。最早官方闢建的道路。官方文獻最早記載的淡蘭古道(1821)。

雙溪舊名頂雙溪,自古是淡蘭之間的中繼站,因鐵路開通而地位下降,河道淤積後
無法行船,但至今仍可見昔日渡口格局與周家古厝。(圖片/游純澤)
資料來源:【篳路台灣】從家山到里山 淡蘭古道復興大計


淡蘭中路(民道)
暖暖為起點,經平溪(十分)至雙溪(柑腳、泰平)—到宜蘭外澳;先民為生存、耕山開
闢的生活民道,承載著從拓墾到族群械鬥及和解的庶民記憶。沿途可見梯田駁坎及
石砌土地公廟等先民信仰寄託。

淡蘭中路跟移民拓墾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主要是依著地理環境,初期從港口或基隆
河水岸汐止、暖暖地區,沿著水路、山路,慢慢的往深山地區尋找溪流及山中較平
坦的地方發展。同時來自不同地方的族群慢慢遷入,安溪人從南港或汐止移墾平溪
(乾隆年間),泉州人移墾坪林尾(1796年),漳州人順平林溪往上游進行移墾
(1812-1820年),在這股移墾流中的山地(內山地區),成為中路的精華。從移民
墾拓發展到後來的族群械鬥及和解,逐漸形成為聚落的生活路網。另隨著黃總率眾
由宜蘭頭城向泰平方向進行移墾,開墾泰平、溪尾寮、烏山、石空等地形成聚落。

淡蘭中路可定位為「生活民道」,係先民為生存翻山越嶺的足跡,不同於官方為軍
事防守或傳遞公文等功能而修築之道路,沿途大多屬羊腸小徑,部分路徑亦可能隨
著聚落興衰的發展,因人煙罕至而淹沒在草叢之中,依據拓墾空間分布情形,以及
各聚落聯繫的路徑,並參考蘭入山孔道之文獻記載,總合整理2組古徑:

(一)暖東舊道:白蘭氏闢自暖暖街入山,入十分寮的傳說古徑。

(二)蘭入山孔道:先民因移墾(沿著水系山稜線往內山地區尋找落腳地)、械鬥
(生活所需打拼生存的地盤爭鬥),到和解,逐漸形成聚落的生活路網,另有黃總
從外澳至泰平開墾。先民祈求農作豐收,土地公的信仰在這路徑上集聚且漫山遍野
地落腳。

淡蘭南路(茶道)
臺灣北部的茶樹,早在200年前便由福建移民帶來種植於魚坑,並逐漸擴散。到了
道光年間,已有安溪茶販「由頭圍砲臺外斜過石空仔山,六里至鹿寮,再十二里至
大溪,又十二里至大坪,二十里至雙溪頭,雙溪頭二十里出淡屬之水返腳,再二十
五里,便抵艋舺」,往來於淡蘭之間。

1866(同治5)年,蘇格蘭人陶德(John Dodd)又自安溪引進茶苗,推廣種植,並
於1869年將臺灣烏龍茶直銷紐約,受到市場歡迎而引起各洋行注意,開啟大稻埕的
風光歲月以及臺灣北部丘陵種茶的風氣。隨著茶葉發展,1870(同治9)年,艋舺、
六張犁、深坑、石碇等地民間紳商共同修築石碇至艋舺間的「茶路」,以利運輸。

六張犁為起點,經深坑、石碇經坪林—到宜蘭礁溪;從官方消極緩議闢便道,經
民間累積百年的茶葉經濟力,推促官方終於在1885年闢道通宜蘭及設兵駐防。
「淡」「蘭」間路線最短,為茶商往來路線。

遠在噶瑪蘭設廳之前,官府雖有開闢便道之芻議,惟當時對噶瑪蘭仍處懵懂又鄰近
番界,並未果行。先民持續尋徑入山種植茶樹,利用水路或陸路載貨,前者以石碇
楓仔林及深坑為主要渡口,將貨物集散後,循景美溪、新店溪、淡水河載至大稻埕
,後者則可由山區耕作地,主要循便道,翻越山嶺,經坪林尾、石碇、深坑、六張
犁等節點抵達大稻埕,形成茶路。1860年臺灣開港通商,北台灣植茶大盛,茶葉已
逐漸成為當時臺灣主要的出口商品。遲至1885年劉銘傳推動撫番及清賦等新政,除
了茶葉減稅外,更派兵開築山道及設兵駐防,以保護行旅及拓墾安全,使路況更為
易行。

當臺北盆地的開發趨向東南,民間入山植茶大盛,形成茶路,丘陵、內山上廣布茶
園,茶葉成為當時最具經濟價值的產業。經濟的動力,影響官方不得不正視,也促
成臺灣巡撫劉銘傳於1885年循此山徑闢巨道通宜蘭。從「遠有新闢便道議」(1788
年)未果,至劉銘傳始以官方的力量修築,歷經約100年才真正完成闢建另一條通往
宜蘭的大道,即為今日北宜公路之雛形,亦是淡蘭古道的南路古徑。

淡蘭便道:1788年請開未果的「淡蘭擬闢便道芻議」。民間入山植茶大盛,形成茶
路,茶葉成為當時最具經濟價值的產業,影響官方不得不正視,促成臺灣巡撫劉銘
傳1885年循此山徑闢巨道通宜蘭。




現存宜蘭境內主要古道
石硿古道
步入石硿古道,外澳的沙灘、旅館、飛行傘一覽無遺,不過短短幾步路,已經讓人
很期待接下來的旅程。進入林蔭之後,潺潺的流水聲沿途相伴,別有一番韻味。
樹林間的涼亭,彷彿拍攝古裝劇的現場,眼前浮現古人圍著奉茶桶交換各路情報的
畫面。路邊小小的廟宇,有著近百年的歲數,至今依然默默守護著過往行人。最後
,來到空無一人的石硿聚落,時光荏苒,風光不再之感油然而生。
(文字出處:健行筆記網站)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
桃源谷位於山海交會的山稜之上,舊稱「大牛埔」或「綑牛仔山」,早期農家在此
放養牛隻,大草原綠意盎然,宛如世外桃源。每到秋季,滿山遍野芒花隨風搖曳,
景色迷人,是東北角熱門的景點之一。

前往桃源谷有草嶺線、內寮線、石觀音線、大溪線等多條路線,大溪線是最陡的一
條路線,全程需登近3,000個石階,陡上500多公尺,十足考驗腳力。
(文字出處:健行筆記網站)

草嶺古道
草嶺古道為東北角最具代表性的山徑,是19世紀臺灣北部與東北部、淡水廳與噶瑪
蘭廳的官道路段。此段古遺址,以「雄鎮蠻煙」碣和「虎」字碑為最。除此之外,
散布在古道上的人文遺跡,尚有跌死馬橋、土地公寺和客棧遺址。

草嶺古道在夏季時期野薑花花香漫山飄香、秋季期滿山五節芒花盛開白色花草隨風
搖曳,埡口之處可遠望龜山島,是東北角海岸國家步道最受歡迎的健行路線。(
文字出處:健行筆記網站)

梗枋百年古道(中崙古道)
梗枋百年古道是「中崙古道」、「坪溪古道」、「象寮古道」等三條古道的統稱,
清朝為噶瑪蘭居民至艋舺、滬尾的重要道路。登山口位於梗枋頭城農場旁,由中崙
古道進入,終點與坪溪古道相接可至雙溪。

古道林相原始,經過陡峭的水泥階後,開闊處可窺見龜山島,爬至越嶺鞍部十字叉
路,即抵達新北市交界,也是多條路線交會點,續行過溪溝後即與坪溪古道交會,
亦為中崙古道的終點。(文字出處:健行筆記網站)

象寮古道
象寮舊名「匠寮」,昔日因軍工匠寮而得名,軍工匠在此伐木,修造船艦時搭寮形
成的聚落,故又名「木匠寮古道」,聚落後來因土石流而沖毀。

由外澳慶天宮起登,踏著百二崁的古石階,沿途是茂密的樹林,經山豬窟舊聚落、
明湖福安宮,續經梗枋溪上的綠色鐵橋後,再次接上古道翠綠的桂竹林,經石坑山
叉路、溪溝,登上越嶺鞍部,即為象寮古道終點,可與坪溪古道相接。
(文字出處:健行筆記網站)

嶐嶺古道
嶐嶺古道位於東北角福隆舊草嶺隧道旁,是淡蘭古道中最早開發的一段。
從舊草嶺隧道北口前的小公園出發,經七星堆、心齋橋,至第一登山口,步入山徑
,再與第二登山口交會。古道路跡明顯,不久即抵達越嶺高點「石城仔嶺水頭土地
公」,海拔280公尺,有「隆嶺夕煙」美稱,為蘭陽八景之一。此處為早期移民入蘭
孔道,是許多路線的交會點,西可通福隆山、龜媽坑古道,東往嶐嶐山、嶐嶐古道。
(文字出處:健行筆記網站)

FB另有以淡蘭古道登山道為主的粉絲頁,有興趣可加入討論喔~
淡蘭道 Tamsui-Kavalan Trails

以上資料來源:淡蘭古道。百年故事   健行筆記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