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地區的白話文學,卓然成家,當以李榮春代表。
戰後的頭城,生活十分艱困,民眾大都忙於生計,無暇顧及文學創作的靈魂工程。李榮春為戰後臺籍第一代用中文寫作的本土作家,生前沒沒無名,罕為人知,家人亦不了解。但他孜孜不倦地從事創作,只與少數文友往來。作品數量很多以長篇小說著稱。
李榮春被喻為「台灣文學殉道者,蘭文壇獨孤俠」的本土作家,終生矢志獻身文學,卻只有極少數的作品獲得發表,默默潛隱在宜蘭的頭城鎮創作,經靜宜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鍾瑞金與李榮春姪子李鏡明長期蒐集其作品集結成書,希望藉此尋求李榮春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地位,也為頭城,為宜蘭,甚至為臺灣的文學黑暗期,點燃闇淡的曙光。
李榮春,大正三年(1914)出生,頭城鎮和平街人九歲就讀頭圍公學校,畢業後入私塾學漢文,自修英、日、中文,為臺灣戰後最早一批用中文寫作的本土作家。二十四歲時,加入「臺灣農業義勇團」,隨團至中國工作。除役後,留在安徽及江蘇等地讀書、寫作,矢志獻身文學。戰後回到臺灣,曾與鍾理和、鍾肇政等人共組成「文友通訊」,率先結成文學盟友;曾任職於「公論報」。民國八十三年元月,以八十一歲高齡去世。
民國四十二年,李榮春的第一部作品「祖國與同胞」初試啼聲,即獲得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的稿費獎勵一萬六仟元(一說二萬元)。內容是描寫對日抗戰期間,作者在中國大陸親自見聞「祖國的困苦命運,同胞的慘痛遭遇」,及「日軍殘忍的暴行」表達臺灣人受日本長期殖民統治後,蘊藏心底的抗日意識及民族情懷,為經歷過戰爭的苦難人民作歷史見證。
「懷母」是一部中篇小說,全文六萬字,完成於民國六十六年,將喪母的悲痛和對母親的思念,以真樸文字傳,呈現世間人倫親情。
「海角歸人」是李榮春第二部作品,本名「飄」。於民國四十八年九月七日起,開始在「公論報」的「日月潭副刊」連載了一四o期,後改名為「海角歸人」,共有十八萬字,以筆名「覺黎」發表,這是他生前唯一完整在媒體發表的作品。
「烏石帆影」收集了李榮春九篇短篇作品:「看搶孤」、「教子」、「祖厝」、「狂人來了」、「頭城仙公廟廟公呂炎嶽」、「劉成與我」、「中秋夜」、「和平街」、「日本到底幹了那一椿好事了?」。內容主要書寫友情、鄉情、居家之樂。同時也描述了幾個奇怪的人物,如「頭城仙公廟廟公」、「狂人」,他們都彷佛是李榮春的分身。
李榮春的作品有濃厚的自傳色彩,他敘述去中國大陸的經過,有「祖國與同胞」,戰後返臺有「海角歸人」、「洋樓芳夢」(尚未出版),寫家鄉風光、軼事、親情,有「懷母」、「烏石帆影」,創作皆從他的生命、家庭所在地的頭城出發。
李榮春對文學的執著、熱愛,為專心寫作,他不願有家累,拒絕整整等了他八年的童養媳妹妹成婚,也不願從事固定的職業,寧願以貧窘的生活換取更多的寫作時間和自由,一輩子勤寫不輟。在親人、鄉人的眼中,他只是一個寫愛寫字的痴狂人,很少人知他在寫些什麼。從「祖國與同胞」發表、出版受挫之後,他只有在短暫的「公論報」任職期間,以及民國四十六年至四十七年間,參加鍾肇政、鍾理和、廖清秀等人的「文友通訊」,和文壇及少數文友,保持來往。一生中絕大部份的文學歲月,都是躲在頭城家裡苦思苦寫,過著文學獨孤俠的生活。很多作品都是在他去世之後,從衣櫥裡被發掘出來的,生前鮮少人知道他的文學。
李榮春的生活,早期曾得兄弟協助,現實生活得以解決,晚年則由當醫生的姪兒李鏡明照顧他的生活。去世之後,也是由李鏡明著手整理他的遺稿,並成立「李榮春文學獎助會」,推出李榮春「懷母」,也因為這部七萬字小說,台灣的文學界也得以重新認識李榮春文學。
想認識更多的李榮春相關作品及文學,歡迎來李榮春文學館參觀
地址:宜蘭縣頭城鎮開蘭舊路4號
地址:宜蘭縣頭城鎮開蘭舊路4號
以上資料及照片轉載自
李榮春的文學世界
李榮春的文學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